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文化建设
员工风采
企业荣誉
视频展示
文艺小站 | 路在群山越境中延伸
发布者:admin    信息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3-10-20     浏览次数:394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QQ好友

10月,巍巍元谋秋韵渐浓,为确保牟定至元谋高速公路按期建成通车,公路建设公司各参建单位斗志昂扬,紧紧抓住当前施工黄金季节鏖战正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正掀起“百日攻坚”大干高潮。


前往公路建设二公司牟元高速公路第四施工总承包部第二项目经理部途中,司机谨慎地握着方向盘,载着我们行驶在弯弯曲曲的碎石路上,山坡上满载土石方的车辆在便道上缓慢而小心地驶过,四周是峭壁和低矮的树林。


为保护沿线环境,避免伤害周边植被,钢筋加工棚将土地利用发挥到了极致,选择在一小块“难得平整”的地方扎根。元谋的复杂地势无疑为牟元高速公路的建成增加了难度,调运土方、施工材料的车辆在狭窄弯曲的便道上走走停停。经过2个多小时的颠簸,越过重丘邻崖、弯弯绕绕的陡坡地势后,我们终于到达项目驻地。


太阳渐渐升起,阵阵灼人的热浪从群山中蔓延开来,黎明时的那丝清凉很快就被酷热替代,接近晌午风停止了,太阳把地面和活动板房烤得滚烫滚烫的,一阵南风刮来,从地上升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满头的汗水像瓢泼似的顺着脸流淌,项目经理匆匆灌了两口水,戴上安全帽,前往施工现场巡检,他太阳窝上的青筋都一根一根地凸起来,一鼓一鼓地跳动着。


自2022年6月份进场以来,项目经理部全体参建人员始终在同最高达42.8度[1]高温、同蒸发量为降雨量6.4倍[2]的热坝做斗争。


以至于早晨10点后,你总能看到汗水从他们安全帽边缘渗出,沿着鬓角顺着下巴滴到机器上、地上,转瞬便蒸发不见,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背,可他们丝毫没有放慢工作的速度。


据《康熙元谋县县志》[3]载:元谋有“四时无寒暑,一雨便成冬”之谣。虽在腊月,山中多不卸之花。苦多暑,有瘴疠。杨慎[4]诗云“三月春草青,元谋不可行;九月草交头,元谋不可游”。虽杨升庵先生自道其无聊之词,而元谋之偏于暑亦可知矣。昔时多瘴疠,商贾行人畏之而不敢入。今则渐次开辟,寒暑应候,夏虽稍热,至秋冬之交亦凉气侵肌矣,是风气之转移。


酷暑,如何?云南交投的旗子在这里飘扬,瘴疠又如何?我们不仅要来,还要在这里修路架桥贯通隧道。


《清史稿·地理志》[5]引《华阳国志》[6]载:“谓县有元马,日行千里,元马河以此得名。土人呼马为‘谋’,县以此氏焉。”傣语“元”为飞跃,“谋”为马,意即骏马,古时,元谋常产好马,贡入朝中,元谋之名自此而来。元谋自古为内屏武定,下控金江,为蜀入滇咽喉要地,有“扼川蜀之锁钥,控滇北之樊篱”之称。


一个“扼”字,一个“樊篱”足以说明元谋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之险。


事实上,元谋的地形特点是县境四面环山,中部为盆地平坝,项目经理部承建段的位置,没有在平坝子,刚好在四周环山之处,此处丘陵起伏、湖盆交错,路基以上就是峭壁,数丈之外便临深渊,项目沿线地形最高标高2170米,最低标高1195米,最大地形高差975米,在如此环境下修路架桥贯通隧道,是现实版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对公路建设公司的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来说,山再高,也仅仅是山,深渊就算万米,也只是深渊罢了,没有什么平常的。党员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在一线解难题,以高效率、快节奏、硬作风,确保把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到工地上,让党员干部职工在一线履职,以牛劲牛力大抓项目,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1964年6月,原元谋一区工作人员回忆起元谋的陡路,留下这么一段文字:那时候,公路是泥泞的便道,一下雨就无法通行,一路泥水;天晴一路灰扬,像来了沙尘暴……有一次,我要求货车搭载,开车的师傅说:“我命都难保,谁还敢搭你?”。他回忆道“50年代,元谋县里的农副产品主要靠马车运到武定或昆明,要用七八个小时才能到昆明。”


元谋境内的山属大雪山系,经过江河(主要为龙川江和金沙江)的天然切割开凿,境内已命名的山有114座[7],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56座。各个城镇、乡村或分布于四周山峰环绕的河谷之间,或分布于山腰、山脚,依山而居,许多村寨便以河为名,以山为名。2023年9月30日,顺利贯通的牟元高速公路平地2号隧道右幅,位于元谋县羊那箐,因处于山地之中,故此得名。


“解放前由于交通的原因,元谋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剧生活……那个时候,农作物要从山上驮下来,坝子里种不出来,村子里的农民大多数住的是土掌房、茅草房。”[8]


直到1999年的《光明日报》[9]还有一段科考队员对元谋交通的回忆:“当时元谋县交通闭塞,仅有一条土公路与昆明相连,汽车要开2天……整个元谋县内除一趟班车外,只有一辆汽车——医院的救护车,其他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


路,在哪?


路,还是路!没有好的交通,何谈发展?都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10],纵有山脉纵横,险峰重叠,路隘林深,我们怎会仰止于高山,只甘于心向往之?我们,就是要于高山之巅,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临长风浩荡。


但元谋四面环山,坡陡水少,要以一时之功改千年之山川地貌,穿山破石破万壑,使坦途如画,谈何容易?


用项目参建人员的话说:“牟元高速建设的难度之巨,须有战之必胜的信心决心,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投入百分之两百的努力。”


广大职工记忆犹新:“项目最难的时候,大型设备、旋挖设备只能先进行分解运输,到施工地后,再进行组装作业。”在地处森林防火严格,资源供应短缺的恶劣环境下,大家发挥聪明才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没有水,他们打井取水;没有降温设施,他们咬牙硬扛;没有地材,他们跑遍了周边大大小小的石料厂;没有电,他们启用发电机全力保障。


测量技术人员肯定还记得,那些爬坡上山的日子,通行道路荒芜不堪,荆棘丛生,更多的是根本就没有人去过的悬崖陡壁。“桩基就需要打在这里,这里是地质最坚固、结构最合理、线型最优化的地点。”“把仪器扛上去!”不行?把安全绳扔上去,小李你系好安全带,爬上那棵树,把安全带系紧!注意脚下!对!把安全绳固定在结实的树上,系好安全带,手握安全绳一步一步攀爬,再把测量仪器小心翼翼的往上吊,点就打在那个石壁上!”


他们来自云南各地,有大理,建水,禄丰等地,从清晨到日暮,见惯了云南的大山、走惯了难走的路,很多时候,是和蛇、虫、鸟、兽为伴,他们在大山里兑现“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建一条路,开一扇门,树一座碑,一台台挖掘机、装载机,一车车水泥碎石沙子,一捆捆钢筋进场,活动板房、搅拌站拔地而起,公路建设公司的广大职工在元谋这片土地上绘就了热闹非凡的劳动画面。


站在项目经理部,我们分明看见了那些拔地而起的墩柱,延绵的元谋大地上,恢宏在秋日金黄里,缓缓生长;从高空远眺,宽阔笔直的公路正穿越群峰奔向前方,在郁郁葱葱的绿树掩映下蜿蜒如练,犹如一条蛰伏的巨龙正待腾空……


未来,大道必坦途如虹,纵驰南北,横跨东西,县有元马,日行千里,九府通衢,兴我家邦,必不遥远。





[1]《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郭明鉴、杨茜,2023年5月31日,元谋县城区最高温度达到了42.8℃。


[2]《元谋干热河谷降雨、温度、蒸发量的监测分析》作者郑科、郎南军(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3]楚雄数字图书馆《康熙元谋县志》清代彭学曾(纂)莫舜鼐(修)。


[4]杨慎,明代三才子之首,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旅居云南30余年。


[5]《清史稿》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记载清朝历史的纪传体历史著作。


[6]《华阳国志》东晋成汉常璩撰写,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的地方志著作。


[7]《元谋方言词汇文化透视》云南师范大学,作者伊忠莎。


[8]楚雄数字图书馆《解放初期的元谋印象》作者杨玉麟,曾任元谋县公安局局长,1992年8月离休。


[9]文章《一个偶然的惊世发现“元谋人”出土始末》作者龚宇一,1999年10月29日载于《光明日报》


[10]出自司马迁《史记》,意思是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


(公路建设二公司 王朝杰、张应庆


联系电话:
0871-64113536
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民航路与关培路交叉口融城金阶写字楼A座29至30楼
一部手机办事通
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网站
版权所有: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5621号-1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